欧洲杯足球官网
 » 内容
论珍珠门文化兴衰与商周鲁北制盐业的关系

论珍珠门文化兴衰与商周鲁北制盐业的关系-欧洲杯足球官网

2019-12-25 17:42  >  >  > 来源:《中原文物》   作者:程文博
鲁北地区盐业考古的进展,为从生业角度探讨珍珠门文化提供了便利。
关键字: 

珍珠门文化是海岱地区一支青铜时代考古学文化,年代相当于商代晚期至西周早中期,主要分布在鲁北东部地区、胶东半岛和半岛北部沿海部分岛屿。鲁北地区盐业考古的进展,为从生业角度探讨珍珠门文化提供了便利。

一、珍珠门文化是一支以鱼盐为业的族群

珍珠门文化的陶器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继承自岳石文化并构成珍珠门文化主体的夹砂素面褐陶系;另一类是商文化因素的泥质灰陶系,但数量极少。珍珠门文化的典型器物素面褐陶鬲,是在岳石文化素面褐陶系的基础上结合商式鬲的传统而形成的。故珍珠门文化是土著东夷文化受商文化影响的结果,素面鬲可被视为珍珠门文化最具代表性的器物。

珍珠门文化的族属,可与传世文献记载的“嵎夷”和“莱夷”相对应。文献记载,早在夏代,海岱地区的族群就开始生产海盐,并向中原王朝纳贡。地近滨海盐场,嵎夷是制盐的族群已成学界共识,但莱夷是否也是制盐的族群则存疑。关于“莱夷作牧”,有学者认为是经营畜牧业。也有学者认为“作牧”是作诸侯之长为“牧伯”。《礼记·王制》:“千里之外设方伯……州有伯”,孔疏:“殷之州长曰伯,虞夏及周皆曰牧。”《禹贡》记载的夏代史实与孔疏一致。故“莱夷作牧”,应当被看成是莱夷受夏后锡命,为东方诸夷之长。莱夷邻近嵎夷,同处鲁北,居滨海潟卤之地,故“莱夷作牧”并不是指莱夷经营畜牧业,而是为东方诸夷之长。与嵎夷一样,莱夷也是制盐的族群。

考古发掘目前还未见到夏代的盐业遗址,但鲁北沿海地区经确认的龙山时代盐业遗址已有14处,在邻近地区还发现了与盐业生产有关的聚落。笔者以为《禹贡》记载的史实可与考古发现相对应,嵎夷、莱夷是制盐、贡盐的族群。岳石文化是与二里头文化和早商文化同时期的东方考古学文化,学术界普遍认为,岳石文化来源于龙山文化,代表了夏商时期的东夷族群。分布在泰沂山脉以北地区的东夷文化农业发展水平较低,半岛地区更低,珍珠门文化继承自这一地区的岳石文化,农业落后,制盐业可能是其重要的经济门类。

在珍珠门遗址还发现了多个圆圈遗迹,有的圆圈直径约为2~3米,底面平整,并铺一层海沙;有些圆圈较小,其中多灰烬和蛎子壳,底面不平,且没有海沙子。考古学家推测大圆圈是远古居民的季节性棚舍,小圆圈是一般的灰坑。考古发现表明珍珠门文化先民有着悠久的造船、航海历史;在珍珠门遗址还发现了季节性居住遗址,这类遗址可能与渔汛期间的海鱼捕捞有关。故海洋捕鱼业也是珍珠门文化重要的经济门类,珍珠门文化很可能是以捕鱼制盐为主要生业模式的族群。

二、珍珠门文化是商末周初鲁北海盐业的重要参与族群

学者们多注意到了商王朝在晚商时期对鲁北海盐生产的主导性作用,但对参与性族群的关注不足。鲁北沿海地区包括莱州湾南岸和黄河三角洲地区,考古发现显示,商代晚期至西周早期鲁北沿海地区盐业遗址总数已超300处,横跨200余公里,有学者称之为“ (该地区) 第一个盐业生产高峰期”。

在盐业遗址群以南、以西的滨海平原地带也分布着许多聚落,有学者称之为“盐工非制盐季节的生活区”,它们环绕于盐业遗址群的内侧,时代基本上从殷墟一期延续到西周早期,与制盐聚落几乎同时出现、同时消失。在这些聚落群以南和以西的内陆地区也发现了若干处殷墟时期至西周早期的聚落群,它们呈链条状环绕在制盐聚落群和盐工生活定居点的外围。

早在龙山时期,鲁北滨海地区就有以制盐区和盐工生活区为基本组合的初具规模的聚落群。商代晚期,在这一组合的基础上发展出了包含苏埠屯等中心聚落的三级聚落群。以海盐生产为中心,商代晚期鲁北地区形成了规模庞大的复合型聚落群。鲁北盐业遗址所见遗迹、遗物和埋葬习俗显示,这里的盐业生产基本上与商人有关,或者就是商人直接控制下的盐业生产。盐业考古研究显示,鲁北沿海地区是殷墟时期商王朝的盐业生产中心。而晚商文化苏埠屯类型的主要分布范围在泰沂山脉北侧,与以盐业遗址群为中心的复合聚落群的分布范围基本重合,且苏埠屯聚落既是该类型的核心聚落,又是盐业复合聚落群的最高级别聚落,故晚商文化苏埠屯类型或为以盐业生产、管理为中心的聚落群。该聚落群的繁荣与盐业生产密切相关,繁荣年代从商代晚期延续至西周早期,盐业生产和管理、运输等职能是它的一项核心功能。

商文化向东方扩展,晚商时期鲁北地区为其重点经营地区,重大的战略调整背后可能跟控制鲁北海盐生产密切相关。商代中晚期,商文化的分布范围始终没有越过白浪河一线;从商代晚期至西周早中期,白浪河以东地区是珍珠门文化的分布范围,珍珠门文化与盐业聚落群毗邻,且兴衰时间基本一致。珍珠门文化的典型器物出现在盐业遗址,可能与参与盐业生产有关。

三、珍珠门文化的兴衰与鲁北海盐业的兴衰相一致

由于公布的盐业遗址发掘资料较少,根据已建立起的鲁北地区盔形器的分期体系,现阶段只能判断盐业遗址群的延续时间,尚未确立每一处盐业遗址的具体年代,但据已知条件,足以辨识出海盐生产的盛衰变化。

珍珠门文化的兴起当与海盐生产的兴旺密切相关,繁荣的海盐生产带动了珍珠门文化的兴起,珍珠门文化的广泛参与促进了鲁北海盐生产的进一步繁荣。珍珠门文化的衰亡紧随鲁北海盐生产衰落之后。关于珍珠门文化衰亡的原因,学界多认为西周中期以后周文化的迅速东进导致了珍珠门文化的衰亡。本文认为,珍珠门文化衰亡的原因是:商周易代之后,周朝一改商朝重视鲁北海盐的传统,转而重视山西池盐的生产,缺少中央王朝的支持,繁荣的海盐生产迅速衰落。制盐业是珍珠门文化的重要经济门类,随着制盐规模的迅速缩小,珍珠门文化的分布范围也随之缩小,并最终在周文化的大举东进之下衰亡。

商王对海盐非常重视,不仅对海盐的取用、纳贡进行占卜记录,还设置专门的机构来管理盐业生产。商王甚至还曾亲临海滨镇抚盐场,海盐生产当在商代末期的政治、经济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夏商周三代皆对盐的控制非常重视,表现为对产盐区的控制和对制盐族群的重视。根据目前的考古发现来看,晚商文化在西部收缩明显,尤其是在晋南地区,很少发现属于晚商阶段的商文化遗址,商王朝很可能已经失去了对晋南解池盐产区的控制。商代中晚期商人在东方地区的持续经营可能跟控制鲁北地区的盐业生产密切相关,鲁北地区发现了殷墟一期的盐业遗址,殷墟二期及以后盐业遗址群数量持续增多、遗址面积不断扩大,至殷墟四期前后鲁北地区盐业生产达到鼎盛。

商周易代后,周初的海盐生产尚能维持商代晚期的繁荣。从盐业考古研究来看,西周早期鲁北沿海地区延续了殷墟时期的盐业生产,还存在着相当数量的盐业遗址群,只是该时期生产规模突然变小,制盐作坊和生产单元数量明显减少;西周中期至春秋晚期,渤海南岸地区已不见规模化的制盐遗存了。与此相应的是,山西翼县大河口墓出土的霸伯簋铭文有关于西周盐政的记载。这反映出周代同样重视盐业,但与晚商不同,西周时期转为重视山西盐池。这或许是晚商时期繁荣的鲁北海盐生产在西周早期迅速衰落,西周中期以后即不见规模化生产的重要原因。鲁北海盐生产趋向没落之时,珍珠门文化也走向衰落;直到东周时期,鲁北海盐业方再度兴盛。

(作者单位:南开大学历史学院。《中原文物》2019年第3期,中国社会科学网 齐泽垚/摘)


网站地图